暮春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末,心理学班的同学们又一次相聚在北京大学。这次课程安排在五一假期,能够放弃出行计划来参加学习的同学都是真爱 。今天班主任李老师的笑容格外灿烂,为同学们的热情学习点个赞。
这次课程有幸邀请到了郭春林教授为同学们讲授《哲学智慧与人生思考》。在人追求幸福的路途上,目的地在哪里?哪座路标能指引我们走向彼岸?人是什么?人的价值在哪里?何为哲学的内涵?需要什么样的思考、方法思想?……郭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探讨。
权、钱、法、情、理的五行图中,把谁放中间才能护佑社会的秩序、维护社会的和谐?当法大于一切时,权力才会被关进笼子里,“理”才能伸张,情不会在利益中撕裂,钱会得到合理配置。
认识自己是智慧,认识别人是谋略。从众、利益、情感、真、美、善,这是人生的六个境界,会停留在哪层是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结果。生命的方向来自良知,良知来自于思想。
哲学的本质是爱智慧。对未来设问,用智慧构建思想,给良知一个方向,让我们拥有快乐、幸福、自由的人生。哲学是快乐的学问,智慧的学问。
不管怎样保持独立的思想,人要有独立思想。建立独立人格,自我抚慰痛苦。人最大的不幸是因为把幸福和痛苦的源头都寄托在了别人身上。
郭老师讲课诙谐幽默、又一针见血。被认为理所应当的思维迷思,在郭老师的三言两语之间被轻轻解开,没有尴尬,只有若有所思的相视一笑。
本来该与家人的团聚的日子,郭老师走到了同学中间,同学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,与老师把酒言欢,积极向郭老师请教探讨。浓浓师生情,这一帧画面是《领袖哲学与心理学导师班》温馨的记忆。
第二天的课程渐入佳境,与老师的互动越来越好。同学们的提问,激发了郭老师讲课的热情,不知不觉碰撞出了精彩的问题和精彩的答案。
郭老师的课程从社会认知逐渐过渡到了人的认知、人的教育。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教会他认识社会,认识社会系统。利己为谋略,利他为智慧。
对哲学和人生的追问没有尽头、也没有标准答案。《领袖哲学与心理学导师班》为大家安排此次课程,只是给同学们推开门缝露出了一道亮眼的光线。一百位同学一百种哲学的认知,最后大家殊途同归走向幸福的生活!祝同学们工作顺利、家庭幸福、平平安安。